云淡风清
我们“云淡风清”组里终于有了功课,很实际的实验着我们对组里人的了解与认识。其实,了解是什么?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我们所认识与不认识的人,然后对他/她的行为与话语进行诠释,进行自以为的诠释,继而将对方归类,像对产品贴上标签一样。这是片面的,也是对评论者不公平的,而我们所“看”到的那人是否“真的”是那样,也是备受质疑的。然而无妨的是,也许我们这样的敞开诠释,对对方而言,就是一种真诚,而真诚在关系上是难能可贵的。
我先说说与我有亲缘关系的双双吧。双双是在亲戚中与我最常联系,并且有建立起关系联结的对象。这意味着相对于其他亲戚,我对她会有更靠近、更愿意倾诉的可能。尽管我们成长的背景有些相似,但我跟她的思考模式与选择是不一样的,即使我们都同样有着一定的家庭枷锁。我们的父亲,是个“问题”父亲,母亲是维系家庭者,这造成我们对恋爱与婚姻有着极相似却又不同的观点。双是一个以家庭为重的人,对她而言,家人第一,朋友、爱人皆在家人之后。她说她没经历过爱,(这“爱”指的是爱情)所以不懂那纠结的感觉。为何她没经历过爱呢?一、也许是家庭的教育,我们不以“爱”为恋爱和婚姻指标;二、正因为第一点,导致了她自我防卫机制的建立,对“爱”一贯以“理性”的角度观之,殊不知那是她潜意识中的“感性”作祟,因为自小被灌输“爱”是廉价的。三、她把心思都奉献给了原生家庭,缺了自己生活的那一块,也少了生活上其他的冲击,比如说男女之事、同事之争等等,相对封闭地只能以自己所能“理解”地去诠释生命。(我只说我“看”到的,我并没评价对或是错)
双是一个善良的人。她的善良体现于她对家庭的付出、对亲友的关心、甚至于把爱理解为慈悲等等。我一直都认为,人有太多的借口让自己不善良,随意地对他人进行攻击;而她,选择了善良。对我而言,善良是天性没错,但更多的时候,善良是一种选择。这也是我跟她产生了联结之因。她对我的关心、引导与支持,就像她对二舅母与嘉嘉的一样,她可以选择“不”,她却选择了“做”,很好地体现了“禅”的精神——做就是了。然而,可惜的是,对于“爱情”她却很难做到如此,很难做到——做就是了,因为,顾虑了太多,忘了活在当下。也许,我不应该用“可惜”,没爱过,没痛过,那也许不是坏事;毕竟很多人也没有如此经验,也一样的活着。
以上,是我对双的了解。如果你要我用一句话概括双,那就是:她是我看到以家人为先,以自己为后,这样活着的一个善良的人。
现在来说说谦吧。谦变了很多,从中学时期到现在的而立时期,我看到了他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提升。其实要我来说谦,我会有些许的尴尬,因为谦希望在他人眼里,他会是一个“似是而非”的人。怎么说呢?也许是因为他认为,被人家猜不透才显得高深莫测,才显得不一般;也许,他在与某人进行智计上的较量;又也许这就是他,在无法达致某一个思想层次时,他只好以似是而非来带过他目前还解释不了的一些什么“东西”。话说一半,有时候是伎俩,但对他,也许并不是刻意为之,而是更进一步的解释,已是他能力所不能及之事,或是因为要掩盖自己的部分情感(心里的某个部分不想被碰触),唯有“似是而非”了。
对于双,她是活得自在的;对于谦,我倒说不准,一是因为我没深入了解过谦的生活,我说不出来;二是我不肯定谦所说的,是不是他内心真正所想要表达的。这很吊诡,什么叫“谦所说的,是不是他内心真正所想要表达的”的呢?这可以分三层次来看,那就是:一、谦也许是不想表达他的内心;二、谦也许表达不了他的内心;三、谦无法理解他的内心,所以无法表达。我不知道孰好孰不好,因为内心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被表达的,尤其是不擅长于表达内心者,或是对一个急着以理由来掩盖而不想窥探内心者而言,更是难。很多时候,碰触自己内心,就等同于碰触自己的忧伤,那不是一件好受之事,倒不如把心思寄情于工作、生活、休闲、旅游,那不是更好吗?渐渐地,就会忘了自己原来有忧伤了。
谦是一位好人,这毋庸置疑,他选择了如此,所以他人缘很好,也为他生活增添了一定的色彩。“好人”不是以形式上的帮人为标准而已,“好人”指的是出自于真心、自发的,不加以批判与回报的去帮助,我认为谦就是这样的一位好人,跟双的善良是一样的。很庆幸的,我的生命中有了这两位如此善良与好之人,供我日后的差遣,哈哈哈哈。
同样,如果你要我用一句话概括谦,那就是:他是我看到以助人为乐,可能却因此而忽略了为自己疗伤的,这样一个好的人。(也许,他正是透过帮助别人,抚慰自己过去的弱小,以这样为疗伤。只是,以这样为疗伤却不知是幸抑或是不幸了)
压轴的是良了。良在我们组里是一个相对特别的人。是什么造成他是特别的呢?在于他的成长背景。其实在说谦的时候,我没说他背景,但一个人性格的养成,与成长背景是息息相关的,谦长成他今天这样,良长成今天这样,也同样与家庭脱不了干系。从成长背景来看,良比我们幸福。怎么说,最起码,他不像我们三个,有个“不那么负责任”的爸爸。呵,就因为这样,他在相对幸福,父母(当然她妈妈,也跟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努力的维持家庭)相对没有相处大问题的情况下成长了,养成他并我们更有生活的安全感。
我不晓得你们是否有发现,很多时候想得到却得不到,所以宁愿不去奢望,省下了失望。因为害怕伤害,阻碍了自己去爱。可良,在爱情中,并不会因为害怕承担伤害而把自己封闭起来,选择不爱,所以我发现,良是我们当中最勇敢的,不论是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,或是他对于爱的诠释,都非常地勇敢,我在学习着。然而,他却活得不开心了。这让我为他难过,因为他在活出他自己,何以要不开心呢?原来,在三十岁以前,他可以随心地活着,不以世俗标准的成功来衡量自己;三十岁以后,却跌落红尘,竟执意要以世俗的成功标准(有正规事业、有房产、有钱有名等)来要求自己,让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,也失去了自己的特色。
我一直认为,世人喜欢以一套标准去衡量别人,就像,应该要累积工作经验,为以后作打算、选对象要有一定的稳定经济条件、成功就是男的有房有车有靓丽老婆,女的贤惠有知识背景窈窕淑女,有工作能力之余又照顾家庭能力、做好人、不离婚、听从父母的话,等等的标准。多好,这些都拥有了都做了,那该有多好,算是真正活在世上了吧。然良选择了不如此,因此他遭受了批判,被一群自以为高档、懂得更多、更成熟、活得更久、生活经历更丰富的人批判,批判他幼稚、思想不够全面成熟,以至于没做好为工作前景的准备基础,没把婚姻关系维系好,没把人际关系、交友能力、沟通能力都搞好。就因为良选择了与“一般人”不同的方式。而如今,良“觉醒”了,他“突然”发现,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的活着了,所以他寻找,寻找一套与他以前标准不一样,更大众化、更能被社会与大家所接受、至少不会被大家批判的标准来做标准,那样应该会把生活过得更好的。呵呵,他却迷失了。
良的特别之处更在于对自我情感的认知与表达。他可以很好地把自己的感受化成语言与文字,试着去表达,然而我们这群“一般人”,早就忘了内心情感,更不懂得接收他所传出的情感SOS,也是一样对之加以批评。良,你太负面了;良,你太情感了;良,你很灰,你要自信一点。良,你要做出改变。当对他的评论是多么地富丽堂皇时,他就更发现自己的不堪,更是不敢表达,更是把自己缩到自己的世界,更是找不到这世俗要他去达到的标准。良,成了社会的牺牲品。可悲的是,其实我们三人亦然。
我的这篇文字不是在为良发声,但我是真的看到了良对这社会的抗争。很多时候我们(或说我)不抗争,因为我们(我)早就知道抗争之路之难行,而良的“勇气”正是走在抗争之路上,不论是爱,还是生活。可惜的是,而今他选择了“觉醒”,选择了改变,却也让他迷失与不开心了。
若同样要以一句话来概括良,那就是:他曾是我看到以自己为先而活着的人,却也因此而忽略了社会与群体,以至于走入了死胡同,这样的一个,以前自在,而现在迷失的人。
“可惜”与“可喜”,一音之差,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,也许至此不再复生。但又何妨,人生不就为了死去,也许置之死地,而后才能如凤凰,如凤凰于飞,把自由还给大地吧。
共勉之。
几时也要写写我?😄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