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經驗分享

或有人對“讀書”產生疑問,到底什麽是讀書?找查了詞條,發現“讀書”有三釋義,一是看着書本,出聲或不出聲地讀;二是指學習功課;三則指上學。當然,這都只是典義,在真正的運用上,“讀書”有其多義性。讀書聼起來很簡單,可真正會讀書之人不多。在讀書過程中,得過且過是求學者最要不得的心態,可偏偏多數人(我是其一)就“存養”了如此特質,故經常處於知其所以,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。(這裡的“讀書”似乎又涵蓋了求取學問之義。)讀書是爲了求取知識嗎?我相信是的,讀書確是知識學得的最佳途徑。然而,有人視讀書為蛇蠍,有人卻樂此不疲,至於我,應該是被納入前一類的“讀書人”行列。我不喜歡讀書。在我個人、片面、感性、主觀且要不得的界定中,我認爲“讀書”是帶有被迫性色彩的。其一,孩子要上學讀書,是政府教育機構實施下規定的,屬強制,故沒讓小孩上學讀書的父母會被懲治,或罰款或坐牢,或兩者兼施。其二,學生爲了考試而讀書,是對考試制度的低頭、對老師的妥協(心裏默禱老師的原諒);當然,這美其名為考察學生學習上的進度。其三,為滿足父母的期望而讀書以“光宗耀祖”,或可謂“盡孝”,但其中沒法逃避的因素佔大數。其四,為求得名次而發奮,日夜耕耘,更可媲美為自我壓迫性學習。其五,為……等等,所以我不喜歡讀書。

就我個人而言,讀書是爲了什麽?義務嗎?顯然不是,因我讀書皆有所目的,絕非僅為知識的增值,更有著種種的行爲結果思量,似乎並不符合康德的義務論。那是爲了什麽?我不知道,因爲這儼然已成一種趨勢,作爲萬物的一小小分子,我唯有隨波逐流,但卻頑強的不願妥協,是故我說我不喜歡讀書。可是,我卻非常喜歡看書。又,以我“自定”的“看書論”,我以爲“看書”是出於自願性,且不受任何外在因素(名次、父母強迫等)的干擾,更不為結果,是出自内心情感(喜歡與厭惡)所致的自動自發,是純粹的。於是,我釐出了“讀書”較多是出於意識形態的作祟,而“看書”則已升華為生活的一種形式,就如文學是一種生活的方式,是藝術的鑑賞、審美的觀望的結論。(當然也可引至文本解讀但於此之“看書”較偏上生活方式的)

在文學閲讀中,我常會嘗試融入作者所營造的世界,任其以或特殊或熟練的敍述手法,帶領我進行遊覽。閲讀是充滿趣味的,但卻非常隱密,只得細細品味、咀嚼、推敲……從中提煉出滋潤自己的養分。我自問沒有如古人的博百家所長,為我所用的讀書情懷,只愛在閲讀後反芻,享受作品的回響,進行沒有答案的思索。

文學的作用即為可以最大的努力去反映世界,而它所模仿的是現實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,且以特殊去呈現一般,正如阿理斯多德所言,“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發生的事,而在於描述可能發生的事”。似嚴歌苓的《扶桑》所說:“所有人物的行爲的秘徑都只是一條了解此人的秘徑,而條條秘徑都該通向一個個深不可測的人格的秘密。誰都弄不清自己的人格中容納了多少未知的素質——秘密的素質,不到特定環境它不會甦醒,一躍而現於人的行爲表層。正因爲人在非常環境中會有層出不窮的意外行爲,而所有行爲都折射出人格最深處不可看透的秘密,我們才需要小説。人的多變,反復無常是小説的魅力所在。”確實如此不是嗎?人之内心之不可預測,不僅自己對自己感到陌生,他人對自己更是難以了解,而透過小説虛構的人物性格與形象,卻可以讓自己進行省思,從而找出自己所不認識的“自己”,在窺探小説人物性格的同時,一併探索自身的秘密。

       我在閱讀一本書時,先會檢視書背的評述、作者的介紹簡介、序,然後再大略翻閲内容,進行故事大概的組織,最後才安分守己的開始閲讀。對於閲讀,我是出於純粹欣賞的心態為之,遇到引人入勝且發人深思的創作會久久不能自己;若是平平無奇的作品,大都看過就如水過無痕,所以我看書的速度快。這或許是很不該的行爲,因在快速的閲讀中,難免會對佳處有所遺漏,日後對該書的記憶也會模糊不清。當然,這是我“看書”的方法,如果是“讀書”我則是嚴正以待的。就以應付考試的參考書來説,通常我會先粗略閲讀一遍,把重點之處稍微記住,然後以不同顔色的熒光筆分重點劃綫,佐以紅筆,再作札記。到了考試的時候,我不會再翻閲課本,而是直接從札記著手,並且還會再整理出更爲簡略的札記,以它作爲應戰的武器。最後,自然是在上戰場前猛啃一通,把自己弄得怨氣沖天,“發狂”時還會亂念咒語……。學生時代我就是不明白爲何老師的老師,沒有教他的學生我們的老師,不要給他們的學生考試;所以今日的我也在重蹈覆轍學生不要怨我,一如我無法怪罪我老師一樣。知道嗎?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失语

许一个全新的自己

我爱生活